後記



經歷一個月又十三天,我終於將「GAMBIT棄子」同名小說寫完了,與預期的一個月差了十三天,該說是湊巧嗎?這篇二十二萬字的長篇小說。

我挑戰自己的極限,最快的時間內儘可能要求品質地拼命去血,將自己心目中的架空半架空世界給寫出來。

UL是個迷人的遊戲,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獨特的人設與充滿死亡氣息的世界觀,在一開始我被朋友不斷邀請、只是一直沒有加入,直到我聽見這世界的人全死過以後才立刻產生了濃厚興趣。


我一直對黑色的題材相當有興趣,死亡、離別、性、暴力、衝突…《教父》一書的導讀中寫道:「正義的光芒,永遠照不到世界的每個角落;而在黑暗陰森之處,卻散發著迷人的魅力。」而我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黑色信徒。

同時,GAMBIT不僅是我最快完成的長篇小說,也是我目前寫過最具性暴力的小說…但我堅信我不是一個色情文學小說寫手,儘管有些地方風氣是那樣,但我還是秉持自己寫作的原則:因為愛而寫性,不為性去寫性。


很痛很長的一篇GAMBIT,有甜有血有黑也有愛,使用了教父式的寫作手法,如果能讓各位因此對原作《教父》產生興趣,那就是我最大的榮幸了。

有些寫出來的事我很掙扎,也刪除了許多過激的片段…艾伯的過去我體會過,柏恩哈德的兒時我也看過如此的地獄,弗雷特里西更有我的影子,很多很多,有人曾經說我一定是經歷過某些事才寫得出這樣痛的小說,啊,我的確沒那樣幸福,但還不至於和角色們一樣如此悲劇式地浪漫。



GAMBIT棄子,有非常多的部份注重在小孩與大人間的對話互動,其實就像弗雷特里西的R卡故事一樣,充滿了小孩子的笑聲,他自己的戲份相當少,但在黑暗面又是柏恩哈德曾親身體會過的孤寂感…不曉得是否各位能在回歸的第十三章中看出那句對白有多沉重?

我改編了非常非常多UL遊戲裡的東西,從追憶日記本、回復記憶的死亡碎片,化成詛咒追逐柏恩哈德的夢魔,兩人專武的故事,甚至擅自改編R卡劇情套入…傷天害理(咦)的事情我都幹了(不對吧),只為了追求與UL原設定相似的感覺,希望能讓各位彷彿與沉睡的戰士們身歷其境,遊走在聖女會館與世界之中,慢慢解開TheGambit的身世。




另外,很多人在問的阿奇波爾多下落,由於官方並沒有寫到關於兩人的後續發展,我在試圖打了下草稿後,發現所安排出廠的人物幾乎都是無R卡的角色,資料嚴重缺乏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角色失真而放棄,即使阿奇波爾多與利恩真的有後續發展,那也會是第二部、由艾伯領導的血茨所發生的故事。

只可惜我對雙艾並沒有熱情到能夠擠出下一部GAMBIT II的地步(苦笑),日後的R卡大結局出來之後再看著辦吧。



有什麼特別要提到的,應該就是帕茉,我原本是設定弗雷特里西要對她告白時看見柏恩哈德的新聞…但鐵定遍地雷聲而且太過做作,因此還是以較為冷靜的含蓄手法,而我家唯一的金卡女角就是帕茉,她意外地適合這個角色,看起來就是個會影響弗雷特里西的堅強女性。


原本也想讓弗雷特里西回去拿虎徹,但這是不必要的劇情,因此刪除。


我覺得弗雷特里西意外地適合當背包客,也許我相當羨慕這個自由的族群,他們的腳步踏遍全球,自由自在旅行,就和弗雷特里西一樣快樂,對比著被惡魔禁錮在血茨裡的柏恩哈德,正好襯托出兩人完全不同的背景。


在挑選國籍背景時,我不是故意要將德國人設定為惡魔的民族去迫害…我只是試著加入一點有歷史根據的劇情、將之科幻化,進步的科技、賓士車、病態堅持,還有對宗教信仰的人文複雜面…我儘可能去捏造出較符合現實的狀況,當然並不完美,因為我對這民族並沒有像對美國人一樣那麼了解。

另外,本文的背景時間為現代(約2010),而《教父》原書寫作時間約為二戰後的五零年代,差了半個世紀以上的時間,但我相信黑手黨的基本教義並不會隨著時間改辨惑動搖,因此還是採用了教父的中心暴力思想。

可能會有看過《教父》原書的人認出里斯的角色是誰,我也曾一度擔心有人覺得我是在「抄襲」而非「創作」,我儘可能避免劇情重複,除了里斯以外(因為那時他並沒有出R卡)幾乎都以改編自創劇情為主,只是有些典故和用與大家會比較熟悉,因為我喜歡這位翻譯的用詞,非常非常地有老派味道。




我想,應該不會再試圖以角色名稱寫「同名」小說了,這太累人,因為這麼做代表你必須對這篇小說和這個角色負起所有責任…我不認為我有寫到最滿意的狀態,有些部分我甚至是兩眼一閉就直接寫過了過(里閃)。


特別要提里閃番外,我想大家在第十三章的第一節明白了我的用意吧,弗雷特里西是極道之妻,既然身為「極妻」…義大利女性會在首領丈夫死去後擔任起「教母」一職,不會只哭著任人宰割,她們的手法甚至比男性還要狠毒恐怖,我想要寫的就是這種感覺。


弗雷特里西被我設定得比較弱勢,但他不娘,他只是以柔克剛,如果各位覺得本篇GMABIT的弗雷特里西有任何不妥描寫(太娘、太弱),請盡管指正。

後面部分有很長的篇幅柏恩哈德屬於弱勢,不只是被連插兩刀,心理上的黑暗讓他感覺變成了個意志消沉的娘娘腔一樣想死,但相信我,那是我曾經經歷過的低潮,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、這個世界遭透了…很典型的憂鬱症傾向(當然我不是為了情感),日本人說比死亡還要絕望的事情就是絕望本身,便是我從低潮爬起之後的人生心得報告。



希望能夠鼓勵某些與我與恐怖雙子同樣盲目迷失過的人。




我不後悔走上現實主義風格…我總是認為:最好看的故事不是哈利波特那種純屬幻想的全架空故事,而是建築在真實生命世界中,有血有肉有笑有淚、會打動你的心坎、彷彿真的發生在世界上某一處的半架空故事。


這也是我自國小六年級開始自行寫作、至今十年以來,所確立的最大堅持。






關於我本人對GAMBIT的感想?



教授說我這學期浪費太多時間了(目死)

我曾經有很長段時間混在新莊IKEA裡一天寫一萬到兩萬字來拼完GAMBIT…搞得我差些被21,如果真的被延畢那我就要成為真正的GAMBIT了…。

慢著,這是什麼感想?

嗯,對,我想說真的拼得很累,好久好久了,自從高中畢業以後就沒這麼全力以覆地寫作了,但真的好滿足,感覺又達到了另一個顛峰呢。自己必須要求自己才能夠完成想要達到的目標,沒錯吧?




我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弗雷特里西,而是柏恩哈德。


我將我大部分的影子都投射在他的身上,而那些小孩是我們共有的過去,我也希望有一個被安排好的「命運」來救我…所以弗雷特里西的角色因此定位了,

但在現實中,我得成為我自己的弗雷特里西,他們是雙子,同根生出的恐怖雙子,原為一體,而我也將我的快樂那面化成弗雷特里西,兩個相似卻相異的人就是這樣造了出來,但平日的我比較偏向柏恩哈德便是了,因此我對他有較多的情感…儘管篇名是GAMBIT,但是有Bernhard才有Friedrich啊。





謝謝各位看我長篇大論的嘮叨到這裡,以後有什麼想到要說的再於出版的實體書中補上。




再次感謝一路陪我走來、無論新舊、有無浮出水面的所有朋友,你們是我寫完這部作品的最大動力。





2012/05-2012/06/13
NISIN寧欣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SIN寧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